The Daily Audio Bible
Today's audio is from the NLT. Switch to the NLT to read along with the audio.
17 法老告诉约瑟:“在梦里我看见我站在河边。 18 有七头母牛从河里上来,又肥壮又健美,在芦苇中吃草。 19 接着,又有另外七头母牛上来,又软弱又消瘦又十分丑陋,在埃及全地我没有见过这样丑陋的牛。 20 这又消瘦又丑陋的母牛,竟把先前七头肥壮的母牛吃掉。 21 牠们吃了以后,却看不出牠们是吃掉了肥牛,因为牠们丑陋的样子仍是与先前一样。我就醒了。 22 在梦里我又看见一根麦茎,长出七个麦穗,又饱满又美好。 23 接着,又长出了七个麦穗,又枯干又干瘦又被东风吹焦了。 24 这些干瘦的麦穗,竟把那七个美好的麦穗吞下去。我把梦告诉了术士,但是没有人能替我解答。”
约瑟为法老解梦
25 约瑟对法老说:“法老的梦都是同一个意思, 神已经把所要作的事告诉法老了。 26 七头美好的母牛是七年,七个美好的麦穗也是七年;两个梦都是同一个意思。 27 那接着上来的七头又消瘦又丑陋的母牛是七年,那七个不结实、被东风吹焦了的麦穗也是七年,都是七年饥荒。 28 这就是我对法老所说: 神要作的事,他已经向法老显明了。 29 看哪,埃及全地必有七年大丰收。 30 接着又必有七年饥荒;甚至埃及地所有的丰收都被人忘记了,饥荒必把这地毁灭。 31 因为接着而来的饥荒太严重了,使人不觉得这地有过丰收。 32 至于法老两次作梦,是因为 神已经命定这事,并且要快快地实行。 33 因此,法老要找一个有见识有智慧的人,派他管理埃及地。 34 法老要这样行,在国中指派官员,当七年丰收的时候,征收埃及地出产的五分之一。 35 又叫他们把将要来的七个丰年的粮食收集起来,积蓄五谷归在法老的手下,收在各城里作粮食。 36 这些粮食要储存起来,可以应付将来埃及地的七年饥荒,免得这地被饥荒所灭。”
约瑟在埃及居高位
37 法老和他的臣仆,都赞同这件事。 38 于是法老对臣仆说:“像这样的人,有 神的灵在他里面,我们怎能找得着呢?” 39 法老对约瑟说:“ 神既然把这事指示了你,就再没有人像你这样有见识有智慧了。 40 你可以掌管我的家,我的人民都要听从你的话;只有在王位上我比你大。” 41 法老又对约瑟说:“你看,我任命你治理埃及全地。” 42 于是,法老脱下他手上打印的戒指,戴在约瑟的手上;给他穿上细麻的衣服,把金颈炼挂在他的颈项上; 43 又叫约瑟坐在他的副车里,有人在他前面喊着:“跪下。”这样,法老任命了约瑟治理埃及全地。 44 法老对约瑟说:“我是法老,但在埃及全地,如果没有你的许可,没有人可以随意作事。” 45 法老给约瑟起名叫撒发那忒.巴内亚,又把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,给约瑟为妻。约瑟出去巡行埃及全地。
46 约瑟侍立在埃及王法老面前的时候,年三十岁。约瑟从法老面前出来,遍行埃及全地。 47 在七个丰年的时候,地里的出产非常丰盛。 48 约瑟把埃及七个丰年的一切粮食都收集起来,把粮食存放在城中;各城周围田地所出的粮食,也存放在各城中。 49 约瑟积蓄了极多的五谷,好象海沙那样多,甚至他不再记下数量,因为实在无法计算。
50 在荒年还没有来到以前,约瑟生了两个儿子,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的。 51 约瑟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,因为他说:“ 神使我忘记我所有的困苦,以及我父的全家。” 52 他给次子起名叫以法莲,因为他说:“ 神使我在受苦之地繁盛起来。”
丰年与荒年
53 埃及地的七年丰收一结束, 54 七年饥荒就随着来了,正像约瑟所说的一样。各地都有饥荒,只有埃及全地仍有粮食, 55 等到埃及全地也要挨饿的时候,人民就向法老求粮。法老对所有的埃及人说:“你们到约瑟那里去,他吩咐你们甚么,你们就作甚么。” 56 当时饥荒遍及全国,约瑟就开了所有的粮仓,把粮食卖给埃及人,因为埃及地的饥荒非常严重。 57 各地的人都到埃及去,向约瑟买粮,因为各地的饥荒都非常严重。
雅各差遣众子往埃及买粮
42 雅各见埃及有粮食,就对儿子们说:“你们为甚么彼此对望呢?” 2 他又说:“我听说埃及有粮食,你们下到那里去,给我们买些粮食,使我们可以活下去,不至饿死。” 3 于是,约瑟的十个哥哥就下去了,要从埃及买五谷。 4 但雅各并没有打发约瑟的弟弟便雅悯与哥哥们同去,因为雅各说:“恐怕他会遇到灾害。” 5 以色列的众子也在前来买粮的人群中,因为迦南地也有饥荒。 6 当时治理埃及地的官长是约瑟,卖粮给那地所有的人民的就是他。所以,约瑟的哥哥们来俯伏在地向他下拜。 7 约瑟看见他的哥哥们,就认得他们,可是他装作陌生人,对他们说严厉的话,问他们:“你们是哪里来的?”他们回答:“我们是迦南地来买粮食的。”
8 约瑟认得他的哥哥们,他们却不认得他。 9 约瑟想起从前所作关于他们的两个梦,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是间谍,是来侦察本地的虚实。” 10 他们对他说:“我主啊,不是这样,仆人们实在是来买粮食的。 11 我们都是一个人的儿子,是诚实人;仆人们并不是间谍。” 12 约瑟对他们说:“不是的,你们实在是来侦察本地的虚实。” 13 他们说:“仆人们本是兄弟十二人,我们都是迦南地一个人的儿子。最小的现在与我们的父亲在一起,还有一个不在了。” 14 约瑟对他们说:“我刚才对你们说:‘你们是间谍。’这话实在不错。 15 我要这样试试你们: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,如果你们最小的弟弟不到这里来,你们就决不得离开这里。 16 你们可以派你们中间一个人回去,把你们的弟弟带来;其余的人都要囚禁起来,好证明你们的话真实不真实。如果不真实,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,你们就是间谍。” 17 于是,约瑟把他们收在监房里三天。
稗子的比喻
24 耶稣对他们另外讲了一个比喻,说:“天国好象人把好的种子撒在田里。 25 人们睡了的时候,他的仇敌来把稗子撒在麦子中间,就走了。 26 到了发苗吐穗的时候,稗子也显出来。 27 仆人都前来问家主:‘主人,你不是把好的种子撒在田里吗?那些稗子是从哪里来的呢?’ 28 他回答:‘这是仇敌所作的。’仆人问他:‘你要我们去拔掉它吗?’ 29 他说:‘不用,因为拔稗子的时候,恐怕也把麦子连根拔出来。 30 收割之前,让它们一同生长。到了收割的时候,我会吩咐收割的工人先拔掉稗子,捆起来,留着焚烧,却要把麦子收进我的仓里。’”
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(A)
31 耶稣又对他们讲了另外一个比喻,说:“天国好象一粒芥菜种,人拿去把它种在田里。 32 它是种子中最小的,但长大了,却比其他的蔬菜都大,成为一棵树,甚至天空的飞鸟也来在它的枝头搭窝。”
33 他对他们讲了另一个比喻:“天国好象面酵,妇女拿去放在三斗面里,直到全团发起来。”
解释稗子的比喻
34 耶稣用比喻向群众讲了这一切,他所讲的,没有不用比喻的。 35 这就应验了先知所说的:
“我要开口用比喻,
把创世以来隐秘的事说出来。”
36 耶稣离开群众,进到屋里,门徒前来问他:“请你给我们解释田里稗子的比喻。” 37 他回答:“那撒好种子的是人子, 38 田就是世界,好种子就是属天国的人,稗子就是属那恶者的人, 39 撒稗子的仇敌是魔鬼,收割的时候是这世代的终结,收割的工人是天使。 40 稗子怎样被拔掉用火焚烧,在这世代终结的时候,也是一样。 41 那时,人子要差派他的使者,把一切使人犯罪的事和不法之徒,从他的国中拔掉, 42 丢进火炉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。 43 那时,义人在他们父的国中,要像太阳一样的照耀。有耳的,就应当听。
其他的比喻
44 “天国好象藏在田里的宝贝,有人发现了,就把它藏起来,高高兴兴地离去,变卖了他的一切,来买那田地。
45 “天国好象一个商人,搜罗宝贵的珍珠。 46 他发现了一颗极贵重的珍珠,就离去,变卖了他的一切,来买那颗珍珠。
称颂 神的拯救(A)
耶和华的仆人大卫的诗,交给诗班长。在耶和华拯救他脱离所有仇敌和扫罗的手的日子,他向耶和华唱出这首歌的歌词。他说:
18 耶和华我的力量啊!我爱你。
2 耶和华是我的岩石、我的山寨、我的救主、
我的 神、我的盘石、我所投靠的、
我的盾牌、我救恩的角、我的高台。
3 我向那当受赞美的耶和华呼求,
就得到拯救,脱离我的仇敌。
4 死亡的绳索环绕我,
毁灭的急流淹没了我。
5 阴间的绳索围绕着我,
死亡的网罗迎面而来。
6 急难临到我的时候,我求告耶和华,
我向我的 神呼求;
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,
我在他面前的呼求进了他的耳中。
7 那时大地摇撼震动,
群山的根基也都动摇,
它们摇撼,是因为耶和华发怒。
8 浓烟从他的鼻孔往上冒,
烈火从他的口中喷出来,
连炭也烧着了。
9 他使天下垂,亲自降临;
在他的脚下黑云密布。
10 他乘着基路伯飞行,
借着风的翅膀急飞。
11 他以黑暗作他的隐密处,
他以浓黑的水气,就是天空的密云,
作他四周的帷帐。
12 密云、冰雹与火炭,
从他面前的光辉经过。
13 耶和华在天上打雷,
至高者发出声音,
发出冰雹和火炭。
14 他射出箭来,使它们四散;
他连连发出闪电,使它们混乱。
15 耶和华斥责一发,
你鼻孔的气一出,
海底就出现,
大地的根基也显露。
持定训诲、不偏左右
4 孩子们,要听父亲的教训,
留心学习哲理;
2 因为我授予你们的,是美好的学问,
我的训诲,你们不可离弃。
3 我在我父亲面前还是小孩子,
在我母亲面前是独一的娇儿的时候,
4 父亲教导我,对我说:
“你的心要持守我的话,
你要遵守我的诫命,就可以存活;
5 要求取智慧和哲理,
不可忘记,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话。
6 不可离弃智慧,智慧就必护卫你;
喜爱智慧,智慧就必看顾你。
Chinese New Version (CNV). Copyright © 1976, 1992, 1999, 2001,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