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Daily Audio Bible
Today's audio is from the CSB. Switch to the CSB to read along with the audio.
52 亞伯拉罕的僕人聽到了他們這些話,就俯伏在地敬拜耶和華。 53 那僕人拿出金器、銀器和衣服送給利百加,又把貴重的禮物送給她的哥哥和她的母親。 54 然後,僕人和與他同來的人才吃喝,並且住了一夜。他們早晨起來,僕人就說:“請打發我回到我主人那裡去吧!” 55 利百加的哥哥和母親說:“讓這女孩子和我們同住多幾天,或是十天,然後她可以離去。” 56 僕人回答他們:“你們不要挽留我,耶和華既然使我的道路亨通,就請打發我回到我主人那裡去。” 57 他們說:“我們可以把那女孩子叫來,問問她的意思。” 58 他們把利百加叫了來,問她:“你願意與這人同去嗎?”她回答:“我願意去。” 59 於是,他們把自己的妹妹利百加,她的乳母和亞伯拉罕的僕人,以及同來的人,都打發走了。 60 他們給利百加祝福,對她說:
“我們的妹妹啊,
願你作千萬人之母;
願你的後裔,
佔領仇敵的城門。”
以撒迎娶利百加
61 利百加和她的眾使女就起來,騎上駱駝,跟著那人走;那僕人就帶著利百加走了。 62 那時,以撒剛從庇耳.拉海.萊回來,他原本是住在南地的。 63 黃昏的時候,以撒出來田間默想。他舉目觀看,忽然看見來了些駱駝。 64 利百加舉目觀看,看見了以撒,就下了駱駝, 65 問那僕人:“在田間走來迎接我們的這人是誰?”僕人回答:“他是我的主人。”利百加就拿面紗蒙在面上。 66 僕人把所作的一切事,都告訴以撒。 67 以撒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,並且娶了她。利百加就作了以撒的妻子。以撒愛利百加。以撒自從他母親去世後,這才得了安慰。
亞伯拉罕娶基土拉(A)
25 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個妻子,名叫基土拉。 2 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、約珊、米但、米甸、伊施巴和書亞。 3 約珊生了示巴和底但,而底但的子孫是亞書利人、利都示人和利烏米人。 4 米甸的兒子是以法、以弗、哈諾、亞比大和以勒大。這些人都是基土拉的子孫。 5 亞伯拉罕把自己一切所有的都給了以撒。 6 亞伯拉罕把禮物分給他庶出的眾子,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,就打發他們離開他的兒子以撒,向東面行,往東方的地去。
亞伯拉罕逝世
7 亞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歲。 8 亞伯拉罕壽高年老,享盡天年,氣絕而死,歸到他的先人那裡去了。 9 他的兒子以撒和以實瑪利把他埋葬在麥比拉洞裡。這洞是在幔利前面,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的田間, 10 就是亞伯拉罕從赫人那裡買來的那塊田。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都埋葬在那裡。 11 亞伯拉罕死後, 神賜福給他的兒子以撒;那時,以撒住在庇耳.拉海.萊附近。
以實瑪利的後代(B)
12 以下是撒拉的婢女埃及人夏甲,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後代。 13 以實瑪利的眾子,按著他們的家譜,名字如下:以實瑪利的長子是尼拜約,其次是基達、押德別、米比衫、 14 米施瑪、度瑪、瑪撒、 15 哈達、提瑪、伊突、拿非施和基底瑪。 16 這些都是以實瑪利的兒子。他們的村莊和營地都按著他們的名字命名;他們作了十二族的族長。 17 以實瑪利一生的歲數,是一百三十七歲;他氣絕而死,歸到他的先人那裡去了。 18 他的子孫住在哈腓拉直到埃及東面的書珥,通往亞述的道上。以實瑪利卻住在自己眾兄弟的東面。
以撒的後代
19 以下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。亞伯拉罕生以撒。 20 以撒娶利百加為妻的時候,正四十歲。利百加是巴旦.亞蘭地、亞蘭人彼土利的女兒,是亞蘭人拉班的妹妹。 21 以撒因為自己的妻子不生育,就為她懇求耶和華。耶和華應允了他,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。 22 雙胎在她腹中彼此碰撞,她就說:“若是這樣,我為甚麼活著呢?”她就去求問耶和華。 23 耶和華回答她:
“兩國在你肚裡,
兩族從你腹中要分出來;
將來這族必強過那族,
大的要服事小的。”
24 到了生產的時候,她肚腹中果然是一對雙生子。 25 先出來的,全身赤紅有毛,像毛衣一樣,他們就給他起名叫以掃。 26 隨後,他的弟弟也出來了,他的手抓住以掃的腳跟,因此就給他起名叫雅各。利百加生下兩個兒子的時候,以撒年正六十歲。
以掃出賣長子名分
27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;以掃善於打獵,喜歡生活在田野;雅各為人安靜,常常住在帳棚裡。 28 以撒愛以掃,因為他常吃以掃的野味;利百加卻愛雅各。 29 有一次,雅各正在煮豆湯的時候,以掃從田野回來,疲乏得很。 30 以掃對雅各說:“求你把這紅豆湯給我喝吧,因為我疲乏得很。”因此,以掃的名字又叫以東。 31 雅各說:“你要先把你的長子名分賣給我。” 32 以掃說:“我快要死了,這長子名分對我有甚麼益處呢?” 33 雅各說:“你先向我起誓吧。”以掃就向他起了誓,把自己的長子名分賣給雅各。 34 於是,雅各把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;以掃吃了,喝了,就起來走了。以掃就這樣輕看了他的長子名分。
以撒與亞比米勒
26 從前在亞伯拉罕的時候,曾經有過一次饑荒,現在那地又有饑荒,以撒就到基拉耳去,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。 2 耶和華向以撒顯現,說:“你不要下到埃及去,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方。 3 你要寄居在這地,我必與你同在,必賜福給你,因為我要把這全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履行我向你父親亞伯拉罕所起的誓。 4 我必使你的後裔增多,好像天上的星那樣多;我必把這全地都賜給你的後裔;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。 5 這是因為亞伯拉罕聽從了我的話,遵守了我的吩咐、我的命令、我的條例和我的律法。” 6 於是,以撒就住在基拉耳。 7 那地方的人問起他的妻子,他就回答:“她是我的妹妹。”因為他不敢說:“她是我的妻子。”他心裡想:“恐怕這地方的人,因利百加的緣故把我殺了,因為她容貌美麗。” 8 以撒在那裡住了很久。有一天,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從窗戶裡向外觀望,看見以撒正在愛撫他的妻子利百加。 9 亞比米勒於是把以撒召了來,對他說:“你看,她實在是你的妻子,你怎麼說是你的妹妹呢?”以撒回答他:“因為我心裡想:‘恐怕我因她的緣故喪命。’” 10 亞比米勒說:“你向我們作的是甚麼事呢?人民中間險些有人與你的妻子同睡,那你就把我們陷在罪惡裡了。” 11 於是,亞比米勒吩咐全國人民,說:“凡是觸犯這人或是他的妻子的,必被處死。”
12 以撒在那裡耕種,那一年豐收百倍,耶和華實在賜福給他。 13 他就日漸昌大,越來越富有,成了個大富翁。 14 他擁有羊群、牛群和很多僕人,非利士人就嫉妒他。 15 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的時候,所有由他父親僕人挖的井,非利士人都塞住了,填滿了土。 16 亞比米勒對以撒說:“你離開我們去吧,因為你比我們強大得多了。”
跟從耶穌的要求(A)
18 耶穌看見許多人圍著他,就吩咐往對岸去。 19 有一位經學家前來對他說:“老師,你無論往哪裡去,我都要跟從你!” 20 耶穌回答:“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但人子卻沒有棲身(“棲身”原文作“枕頭”)的地方。” 21 另一個門徒對他說:“主啊!請准我先回去安葬我的父親吧。” 22 耶穌對他說:“跟從我吧!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。”
平靜風浪(B)
23 耶穌上了船,門徒跟著他。 24 忽然海上起了狂風,甚至船都被波濤掩蓋,但耶穌卻睡著了。 25 他們走來把他叫醒,說:“主啊!救命啊!我們沒命了!” 26 耶穌卻對他們說:“小信的人哪!為甚麼害怕呢?”他就起來斥責風和海,風浪就完全平靜了。 27 眾人都驚奇,說:“這是甚麼人,連風和海也聽從他?”
治好鬼附的人(C)
28 耶穌過到對岸加大拉人的地區,遇見兩個被鬼附著的人從墓地出來;他們十分兇暴,甚至沒有人敢從那條路經過。 29 他們喊叫:“ 神的兒子,我們跟你有甚麼關係呢?時候還沒有到,你就來這裡叫我們受苦嗎?” 30 那時遠遠有一大群豬正在吃東西。 31 那些鬼就求耶穌,說:“如果要趕我們出來,就准我們進到豬群裡去吧。” 32 耶穌對他們說:“出去吧!”他們就出來,進了豬群。那一群豬忽然闖下山崖,掉在海裡淹死了。 33 放豬的人逃進城裡,把被鬼附的人的遭遇和一切事情,都報告出來。 34 全城的居民都出來要見耶穌,看見了他,就求他離開他們的地區。
祈求 神究治惡人
10 耶和華啊!你為甚麼遠遠地站著?在患難的時候,你為甚麼隱藏起來呢?
2 惡人驕橫地追逼困苦人,
願惡人陷入自己所設的陰謀中。
3 惡人誇耀心中的慾望,
他稱讚貪財的人,卻藐視耶和華(“他稱讚貪財的人,卻藐視耶和華”或譯:“貪財的人謗瀆耶和華,並藐視他”)。
4 惡人面帶驕傲,說:“耶和華必不追究!”
在他的一切思想中,都沒有 神。
5 他的道路時常穩妥,
你的判斷高超,他卻不放在眼內;
他對所有的仇敵都嗤之以鼻。
6 他心裡說:“我必永不搖動,
我決不會遭遇災難。”
7 他口裡充滿咒詛、詭詐和欺壓的話,
舌頭底下盡是毒害與奸惡。
8 他在村莊裡埋伏等候,
在隱密處殺害無辜的人,
他的眼睛暗地裡窺探不幸的人。
9 他在隱密處埋伏,像獅子埋伏在叢林中;
他埋伏要擄走困苦人,
他把困苦人拉入自己的網中,擄走了他們。
10 他擊打,他屈身蹲伏,
不幸的人就倒在他的爪下。
11 他心裡說:“ 神已經忘記了,
他已經掩面,永遠不看。”
12 耶和華啊!求你起來;
神啊!求你舉起手來,
不要忘記困苦的人。
13 惡人為甚麼藐視 神,
心裡說:“你必不追究”呢?
14 其實你已經看見了,
憂患與愁苦你都已經看到,並且放在自己的手中;
不幸的人把自己交託你;
你是幫助孤兒的。
15 願你打斷惡人和壞人的膀臂,
願你追究他們的惡行,直到清清楚楚。
7 不可自以為有智慧,
要敬畏耶和華,遠離惡事。
8 這必使你的身體健康,
使你的骨頭滋潤。
Chinese New Version (CNV). Copyright © 1976, 1992, 1999, 2001,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