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int Page Options
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

The Daily Audio Bible

This reading plan is provided by Brian Hardin from Daily Audio Bible.
Duration: 731 days

Today's audio is from the NET. Switch to the NET to read along with the audio.

Chinese Union Version Modern Punctuation (Traditional) (CUVMPT)
Version
以斯帖記 4-7

末底改與猶大人禁食哭泣

末底改知道所做的這一切事,就撕裂衣服,穿麻衣,蒙灰塵,在城中行走,痛哭哀號。 到了朝門前停住腳步,因為穿麻衣的不可進朝門。 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處,猶大人大大悲哀,禁食、哭泣、哀號,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。

求以斯帖向王乞恩

王后以斯帖的宮女和太監來把這事告訴以斯帖,她甚是憂愁,就送衣服給末底改穿,要他脫下麻衣,他卻不受。 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個太監,名叫哈他革召來,吩咐他去見末底改,要知道這是什麼事,是什麼緣故。 於是哈他革出到朝門前的寬闊處見末底改 末底改將自己所遇的事,並哈曼為滅絕猶大人應許捐入王庫的銀數都告訴了他。 又將所抄寫傳遍書珊城,要滅絕猶大人的旨意交給哈他革,要給以斯帖看,又要給她說明,並囑咐她進去見王,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。

哈他革回來,將末底改的話告訴以斯帖 10 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,說: 11 「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:若不蒙召,擅入內院見王的,無論男女,必被治死,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,不得存活。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。」 12 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告訴末底改

13 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:「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,得免這禍。 14 此時你若閉口不言,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,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。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,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?」 15 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: 16 「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,為我禁食三晝三夜,不吃不喝,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,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。我若死就死吧!」 17 於是末底改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。

以斯帖請王率哈曼赴筵

第三日,以斯帖穿上朝服,進王宮的內院,對殿站立。王在殿裡坐在寶座上,對著殿門。 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,就施恩於她,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,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。 王對她說:「王后以斯帖啊,你要什麼?你求什麼?就是國的一半,也必賜給你。」 以斯帖說:「王若以為美,就請王帶著哈曼今日赴我所預備的筵席。」

王說:「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話去行。」於是,王帶著哈曼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。 在酒席筵前,王又問以斯帖說:「你要什麼,我必賜給你;你求什麼,就是國的一半,也必為你成就。」 以斯帖回答說:「我有所要,我有所求。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,王若願意賜我所要的,准我所求的,就請王帶著哈曼再赴我所要預備的筵席,明日我必照王所問的說明。」

哈曼立木備殺末底改

那日哈曼心中快樂,歡歡喜喜地出來,但見末底改在朝門不站起來,連身也不動,就滿心惱怒末底改 10 哈曼暫且忍耐回家,叫人請他朋友和他妻子細利斯來。 11 哈曼將他富厚的榮耀、眾多的兒女和王抬舉他使他超乎首領臣僕之上,都述說給他們聽。 12 哈曼又說:「王后以斯帖預備筵席,除了我之外不許別人隨王赴席,明日王后又請我隨王赴席。 13 只是我見猶大末底改坐在朝門,雖有這一切榮耀,也與我無益!」 14 他的妻細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對他說:「不如立一個五丈高的木架,明早求王將末底改掛在其上,然後你可以歡歡喜喜地隨王赴席。」哈曼以這話為美,就叫人做了木架。

王憶末底改功欲加賞賚

那夜王睡不著覺,就吩咐人取歷史來念給他聽。 正遇見書上寫著說:王的太監中有兩個守門的辟探提列想要下手害亞哈隨魯王,末底改將這事告訴王后。 王說:「末底改行了這事,賜他什麼尊榮爵位沒有?」伺候王的臣僕回答說:「沒有賜他什麼。」 王說:「誰在院子裡?」那時哈曼正進王宮的外院,要求王將末底改掛在他所預備的木架上。 臣僕說:「哈曼站在院內。」王說:「叫他進來。」 哈曼就進去。王問他說:「王所喜悅尊榮的人,當如何待他呢?」哈曼心裡說:「王所喜悅尊榮的,不是我是誰呢?」 哈曼就回答說:「王所喜悅尊榮的人, 當將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馬, 都交給王極尊貴的一個大臣,命他將衣服給王所喜悅尊榮的人穿上,使他騎上馬,走遍城裡的街市,在他面前宣告說:『王所喜悅尊榮的人,就如此待他。』」

命哈曼尊榮之

10 王對哈曼說:「你速速將這衣服和馬,照你所說的,向坐在朝門的猶大末底改去行。凡你所說的一樣不可缺。」 11 於是哈曼將朝服給末底改穿上,使他騎上馬,走遍城裡的街市,在他面前宣告說:「王所喜悅尊榮的人,就如此待他。」 12 末底改仍回到朝門。哈曼卻憂憂悶悶地蒙著頭,急忙回家去了, 13 將所遇的一切事,詳細說給他的妻細利斯和他的眾朋友聽。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細利斯對他說:「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敗落,他如果是猶大人,你必不能勝他,終必在他面前敗落。」 14 他們還與哈曼說話的時候,王的太監來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。

以斯帖述哈曼之惡於王

王帶著哈曼來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。 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,王又問以斯帖說:「王后以斯帖啊,你要什麼,我必賜給你;你求什麼,就是國的一半,也必為你成就。」 王后以斯帖回答說:「我若在王眼前蒙恩,王若以為美,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,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。 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,要剪除、殺戮、滅絕我們。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,我也閉口不言,但王的損失,敵人萬不能補足。」 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:「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?這人在哪裡呢?」 以斯帖說:「仇人敵人,就是這惡人哈曼!」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。

哈曼懸於自備之木

王便大怒,起來離開酒席往御園去了。哈曼見王定意要加罪於他,就起來求王后以斯帖救命。 王從御園回到酒席之處,見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,王說:「他竟敢在宮內,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嗎?」這話一出王口,人就蒙了哈曼的臉。 伺候王的一個太監名叫哈波拿,說:「哈曼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,現今立在哈曼家裡。」王說:「把哈曼掛在其上!」 10 於是人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。王的憤怒這才止息。

哥林多前書 12:1-26

論屬靈的恩賜

12 弟兄們,論到屬靈的恩賜,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。 你們做外邦人的時候,隨事被牽引、受迷惑,去服侍那啞巴偶像,這是你們知道的。 所以我告訴你們:被神的靈感動的,沒有說「耶穌是可咒詛」的;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,也沒有能說「耶穌是主」的。

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

恩賜原有分別,聖靈卻是一位; 職事也有分別,主卻是一位; 功用也有分別,神卻是一位,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。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,是叫人得益處。 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,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, 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,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, 10 又叫一人能行異能,又叫一人能做先知,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,又叫一人能說方言,又叫一人能翻方言。 11 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,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。

門徒屬基督譬如肢體屬身子

12 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,而且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子;基督也是這樣。 13 我們不拘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是為奴的,是自主的,都從一位聖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,飲於一位聖靈。 14 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,乃是許多肢體。 15 設若腳說:「我不是手,所以不屬乎身子」,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。 16 設若耳說:「我不是眼,所以不屬乎身子」,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。 17 若全身是眼,從哪裡聽聲呢?若全身是耳,從哪裡聞味呢? 18 但如今,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。 19 若都是一個肢體,身子在哪裡呢? 20 但如今肢體是多的,身子卻是一個。 21 眼不能對手說:「我用不著你。」頭也不能對腳說:「我用不著你。」 22 不但如此,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,更是不可少的; 23 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,越發給它加上體面;不俊美的,越發得著俊美; 24 我們俊美的肢體,自然用不著裝飾。但神配搭這身子,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, 25 免得身上分門別類,總要肢體彼此相顧。 26 若一個肢體受苦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;若一個肢體得榮耀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。

詩篇 36

惡人之罪惡

36 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,交於伶長。

惡人的罪過,在他心裡說:「我眼中不怕神。」
他自誇自媚,以為他的罪孽終不顯露,不被恨惡。
他口中的言語盡是罪孽詭詐,他與智慧善行已經斷絕。
他在床上圖謀罪孽,定意行不善的道,不憎惡惡事。

神之慈愛

耶和華啊,你的慈愛上及諸天,你的信實達到穹蒼。

你的公義好像高山,你的判斷如同深淵。耶和華啊,人民、牲畜你都救護。
神啊,你的慈愛何其寶貴,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。
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,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。
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,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。
10 願你常施慈愛給認識你的人,常以公義待心裡正直的人。
11 不容驕傲人的腳踐踏我,不容凶惡人的手趕逐我。
12 在那裡,作孽的人已經仆倒,他們被推倒,不能再起來。

箴言 21:21-22

21 追求公義仁慈的,就尋得生命、公義和尊榮。 22 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牆,傾覆他所倚靠的堅壘。

Chinese Union Version Modern Punctuation (Traditional) (CUVMPT)

Copyright © 2011 by Global Bible Initiative